寒害預防措施:
(1) 秧苗期: 一期作秧苗期在低溫環境,需要預防寒害,一般育苗場會在秧苗上方覆蓋一層不織布或透明塑膠布,以物理方式保持溫度。
(2) 本田初期: 一般依靠田間灌溉水進行防寒作業,使田間保持深水流動,藉由田間水的高熱容量及溫度釋放來防止葉片受到寒害或霜害,待回溫後加速田間排水。
(3) 孕穗期間: 中晚熟稻宜依各地慣行農時調整,不要過早種植,以避免氣候反常時發生之孕穗期低溫危害;對於早熟稻品種應該稍晚種植,一般到2月下旬以後種植比較安全。在施用高氮肥的環境下,稻株對於低溫的反應更敏感,可酌量增施磷肥,以增強對低溫之抵抗性。
(4) 生育後期: 水稻幼穗分化期至抽穗期間,對低溫較敏感,如遇氣象低溫預報,可加高稻田灌溉水深度,待天氣溫暖時再將水排出,適度減輕低溫寒害。二期作應於八月上旬即行插秧完畢,降低生育後期遭遇低溫之風險。
低溫會降低作物光合作用強度、減少根系對養分的吸收、影響養分的運轉,有些農民求好心切,會增加施肥量,此時過多的肥料容易導致土壤累積的肥分過高,造成植株肥傷。若遇低溫情況,首先應做好保暖措施,若需補充肥料建議可改由葉面施肥方式,較根系吸收效果佳。 |